东航山东分公司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清明小长假
据上机数控公告,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道衢州)、一道新能源科技(泰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道泰州)与上机数控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元新材)、弘元新材料(徐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元徐州)签订单晶硅片销售合同。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整理。这正是垂直一体化提速的重要原因。
比如晶澳科技,就要求光伏组件的80%产能必须使用自产的电池片。目前各大组件企业披露的产能利用率在70%左右,今年上半年甚至爆出组件厂停产的消息。各生产环节从排产供应、质量管控、物流运输和发电应用等方面协同运营,当然能提高在行业中的议价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阿特斯认为,一体化不过是组件企业的一种被动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组件利润空间被压缩。2021年公司部分业务产能今年以来,以晶科能源为代表的光伏企业仍在谋求提高垂直一体化水平,增加自给率。
晶澳科技坚持,把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定为公司的战略。前三个环节,商业模式又有不同。从本质上讲,HJT是一种单晶硅电池片,因此,HJT所处的环节是中下游的电池片,与HJT构成竞争关系的单晶硅电池片品类还包括PERC、TPOCon等。
公司表示,拟通过本次投资扩大公司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产能,进一步优化公司的光伏产品结构并巩固市场地位,提升公司行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因为其能与钙钛矿电池形成叠层电池进而达到29%的效率;而TOPCon技术很难与钙钛矿电池形成叠层,因此短期看TOPCon具备一定优势,然而中期看TOPCon的降本和增效路径都比不上HJT。迈为股份2019年初,迈为股份开始关注HJT异质结高效电池技术,成功研制了HJT高效电池整线设备,实现了该设备的国产化。2022年5月,公司公告拟在宣城开展三期新产能4.8GW双面微晶HJT智能工厂项目,预计2023年Q1-Q3分两期完成全部设备搬入和调试投产。
晶澳科技晶澳科技在关注市场主流的HJT、IBC、钙钛矿和叠层等高效电池技术,目前HJT和IBC技术处于研发中试阶段,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研发设计预期,进展顺利。2021年HJT整线设备首次出口海外,并推出年产能 600MW的HJT高效电池生产设备。
(3)HJT增效空间更广理论而言,HJT的转化效率极限在27.5%-29%。印度REC2022年4月,迈为公告获印度REC 4.8GW异质结电池设备订单。PERC的工序基本在9个;TOPCon在PERC的基础上还多了3个环节左右,共约12道工序,主要增加在制结这一环节。市场质疑:未来的主流技术路线到底是HJT还是TOPCon?HJT是光伏电池的一种,中文名称异质结电池。
华润电力2022 年5 月,华润电力发布1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配套标准厂房工程总承包信息。金刚玻璃近日再次加码异质结(HJT)光伏电池赛道。(5)HJT成本高于TOPCon目前看HJT最大的缺点就是成本比TOPCon要高一些。目前华晟采用的是166的电池片尺寸。
根据各公司公告,全球HJT规划产能已经超过120GW。迈为股份HJT整线单GW投资较公司传统丝印业务提升约10倍,目前公司HJT整线设备市占率约70%。
2 TOPCon与HJT对比(1)HJT工艺简洁TOPCon工艺繁杂,且目前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机构认为,2022年是HJT降本增效加速推进的一年。
华晟新能源华晟是目前国内技术最领先的HJT电池制造企业之一。异质结电池通过其独特结构可显著提升电池的转换效率,目前HJT量产效率已接近24%。从主流情况看,头部光伏厂商大多青睐TOPCon,新玩家则更倾向于布局HJT。2022年6月17日,金刚玻璃公告称,为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异质结光伏项目、扩大产量寻求利润增长点,拟新设控股子公司甘肃金刚羿德光伏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投资建设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公司初步预估总投资额为41.92亿元。预计该项目为HJT 电池中试线相关。金辰股份金辰股份3.8亿定增已顺利发行、加码PECVD设备产能20台/年。
该异质结高效组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95%,最高转换效率超过25.2%。(4)效率对比目前,TOPCon比HJT效率高0.4pct,预计到2023年效率差还将拉大。
目前华晟、金刚等企业已开启GW级量产,HJT生产效率已完全步入24%+时代,设备厂商和制造商均声称2022年HJT有望实现25.00%+的量产效率。制表:华经产业研究院2022年HJT行业扩产有望达20-30GW,其中印度REC4.8GW设备订单已给迈为,隆基也在今年开始建设HJT研发和中试线。
REC计划2022年在印度、新加坡建设4GW+1.8GW异质结电池产能,并计划在2023年HJT产能达到15GW。(2)HJT中长期降本空间大HJT相比TOPCon而言短期成本更高,因为设备不可在PERC上改造,要上新的设备,增加新设备投资成本。
2022年3月,金辰股份首台微晶HJT PECVD设备已发晋能科技验证,目标量产转换效率25%+。国内方面,截至2021年底HJT已建产能5.57GW,2022年待建产能4.8GW。目前HJT的高效率和低衰减,已被市场普遍认可。光伏电池片技术迭代将加速,TOPCon和HJT仍将并行发展。
3 HJT现阶段待解问题TOPCon是进展较快的一种N型路线,相较HJT更具性价比,量产工艺更加成熟。以TOPCon和HJT两条技术路线为主导,2021年后N型电池开始快速发展。
金刚玻璃2022年5月23日,金刚玻璃对外宣布首批异质结高效组件已在5月22日实现首次出货。2021年底公司HJT用PECVD设备已获晋能产线验证,平均效率已达24.38%。
来源:中国能源网文:李颖。项目后续研发、调试、生产基地均落地在甘肃酒泉。
隆基股份据公开环评报告,内容公示隆基中央研究院一期新型高效电池中试项目,建设规模1.2GW,地点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近年来,国内已有多家企业积极布局HJT,产业规模持续扩张。爱康科技在浙江湖州长兴县建设的HJT高效电池组件项目,目前一期2GW异质结电池及2.4GW组件项目中,2.4GW组件产线已于2020年8月底全部投产,一期220MW异质结电池项目全面进入批量化、大规模生产阶段。1 谁是主流技术路线?光伏行业在不断追求降本提效。
公告显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咸新区分公司将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永乐镇北流村、南流村,原点大道以南,泾干三街以北,原点西一路以西,原点西二路以东范围内建设1200MW/a项目,为隆基股份中央研究院一期中试项目。宝馨科技2022年5月28日,怀远县人民政府与捷登智能、宝馨科技签订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127.2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1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和8GW光伏组件生产线。
东方日升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异质结电池的企业之一,2022年3月,东方日升抛出了募资50亿元,用于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等计划。目前HJT组件成本仍然高于PERC和TOPCon,但其工艺流程简洁,理论效率极高,且可与其他电池技术叠层。
HJT的工序虽简单,但其核心环节PECVD、CVD与之前的制造工序完全不同,产能提升速度比不上TOPCon。另外,HJT可以兼容薄硅片和使用银包铜,从这点来讲仍具备较大降本优势。